看科普·懂生活加班累、熬夜苦、堵车心塞感觉身体被掏空逛个街也能累成“葛优瘫”……间歇性踌躇满志,持续性混吃等死。这届年轻人的“累点”之低,似乎也是刷出了新下限。“累点低”就是不愿吃苦耐劳?不搭嘎!老母亲们很不解:“也没在田间地头干农活,也没在工厂流水线投入生产,就是坐在格子间里对着电脑敲敲字,能累成啥样呢?现在的年轻人!真是不比我们能吃苦耐劳啊。
”其实,这也是年轻人心头的困惑,的确不像以前的人那样累,但却莫名“忙成狗”,为啥啊?说到“累点”,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我们养育后代的方式和期望都发生了变化。原先的父母可能希望孩子吃饱穿暖力气大,现在的父母则更希望孩子聪明伶俐会读书。我们的居住条件也大不相同,原来的平房、大院里,孩子们撒丫子就能跑;现在的塔楼、公寓,下楼就是停车场,大人要紧紧拽着孩子以免发生危险。
工作方式也变了,原来需要凭借腿脚的部分,绝大部分都靠网络解决了。体力节省了,脑力消耗却成倍增加。因此,过去和现在恐怕是“各有各的累”,而累的背后也各有各的因由。简单说这届年轻人“累点低”,不愿吃苦耐劳,怕不是那么周全。
只是,当“累点低”不仅是调侃、吐槽,而成为年轻人自己都感到困扰的一种身心状态时,又该如何破解这道生活难题呢?为啥越年轻越是喊累?谁累谁知道!我们不妨从当下的生活方式找找原因。●读屏时代,自我被手机绑架,海量信息对个体“狂轰乱炸”。一不留神,刷朋友圈就可以刷到凌晨,或是连续刷抖音大半天仍兴致勃勃,甚至逛淘宝、看直播都能消磨好几个小时……看似是我们在使用手机,实质上“自我”已经被手机“绑架”。在各种算法对用户的精准计算之下,手机成为“戒不掉的瘾”,成为老少咸宜的最佳玩具。
它极为霸道地掠走了我们大部分的注意力,让一天的时间过得飞快。一日将尽,工作低效,手机没少刷,怅然若失,提不起精神。●熬夜透支,健康生活渐行渐远。
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“早睡早起身体好”——从什么时候开始,这些简单的生活作息规律,都成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数学题?然而,随着城市化的进程,都市里“996”的工作模式已成常态,下班通过夜宵与追剧等来纾解压力、补偿自己、安慰心灵的生活方式也随之伴生。加上互联网与商业的合谋,网络上的繁荣生活不眠不休,任何人不论多晚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,年轻人只能说,“熬夜透支,我也不想”。
●过度焦虑,负面情绪被放大。这届年轻人实际上生活在一个更富足、更便捷、更安全的时代,但他们的焦虑感却普遍更大。
近些年,大学里的心理咨询中心前来求助的学生人数呈现连年上升趋势。在资讯更为发达的当下,来自社会的压力、家庭的期待、同辈的竞争,更容易通过种种渠道与方式被放大。同时,随着学业期的增长与就业期的延迟,年轻人心智的社会化程度与面对压力和挫折的坚韧程度令人堪忧。往往放在人生长河中不值一提的事情,都足以变成焦虑、抑郁等负面情绪,苛求完美的年轻人怎能不被淹没?●习惯娇惯,过度保护的一代。
在《娇惯的心灵:“钢铁”是怎么没有练成的?》一书当中,作者格雷格·卢金诺夫流露出一种担心:如果年轻人有了脆弱的自我人设,也就是经常自认为“累点低”,他们将远离心理的锻炼场所。当下的年轻人,不论出身富贵或贫穷,可能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父母的娇惯,也就是过度保护。上一代实在做得太多了,他们以极端或过度的关心和爱意在对待年轻人,虽然用心为善,但最终反而造成一种成长和发展的不充分,乃至伤害。因为成人之后,年轻人注定需要面对一个真实的世界,一个更为严苛残酷的人生竞技场。
对此,娇弱的心灵缺乏基本的准备。想摆脱脆弱人设获得圆满?那么来吧!没有人想被“累点低”的人生裹挟。在此给那些想走出“累点低”的年轻人一些建议,以助他们恢复元气满满,让漫长的人生旅程多些神采奕奕。◆使用媒介,变被动运用为主动掌控。
要想告别被“手机绑架”的生活,就要有意识地提升媒介素养,让媒介为自己服务。比如,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使用媒介,能为自己设定合理的使用时间和使用范畴。同时,能够清晰地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,不被无意义的垃圾信息包围,利用媒介来充实和发展自己。◆重建属于自己的生活秩序。
年轻人正处于迈入与适应成人世界的过程之中,反思过去,并依据当下和理想,重建属于自己的生活秩序是非常重要的。在过去的家庭生活与个体成长当中,哪些价值观是值得保留的,哪些是经过反思后需要提升的,哪些是经过尝试后需要作出调整和变化的,都请你在大脑中重新排列和组合。这一番碰撞之后,年轻人往往会选择更为适合自己的生活,为自己的健康和幸福负责。
◆营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心流。米哈里·契克森米哈赖在《发现心流》一书当中,曾经解释说“心流”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,那种全神贯注、投入忘我的状态。这种状态下,你甚至感受不到时间的存在;完成这件事情之后,会有一种充满能量、非常满足的感受。
运动员所谓的“巅峰状态”、艺术家及音乐家所说的“灵思泉涌”,指的就是这种感觉。“累点低”的人,恰恰是因为没有找到这种状态和感觉。我们不妨找一找,享受一下“心流”。
◆摆脱过度保护的脆弱人设。现代教育往往奉行“凡是伤害,只会让你更脆弱”的理念,对年轻人实施了过度保护,但实际上,“累点低”的脆弱人设可能会以逃避的方式剥夺个体的成长空间。
尼采曾说过:“凡是不能毁灭我的,只会让我更强大。”从精神的角度来说,人类的成长往往需要一定的身体和心智上的挑战和刺激。
不想退化?那么来吧,经得起考验,才能圆满人生。
本文关键词:澳门最新网站游戏,澳门正规平台app游戏推荐,澳门顶级直营官网,新澳门正版官方网站
本文来源:澳门最新网站游戏-www.marryfashion.com